高僧丨 听听这八位大德眼中的虚云长老
编者按:关于一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传说和事迹多如牛毛。今天,我们为大家整理虚云老和尚弟子和侍者的口述和回忆录,为您还原一个真正的虚云长老。
点击本文标题下“腾讯佛学”,查看微信帐号并加关注,点击【查看历史信息】阅读之前发送内容。
宣化上人(资料图)
宣化上人说:吃苦耐劳 一言难尽
一九四七年春,南华寺传戒,我才与虚老第一次会面。现在还记得,当传完戒之后,虚老受点刺激,喉咙发炎,不能说话,当时不便详问,经过医生的治疗,始慢慢痊愈。
虚老一生,所受困苦艰难,真是一言难尽!我相信没有任何人能经得起这种的折磨。他老人家在这一世纪中,自度度他,自利利他,诸项出神入化,祥瑞之事,不胜枚举。今天简单向各位介绍虚老一生的事迹,希望各位学习他老人家忍苦耐劳的精神。
圣一长老(资料图)
圣一长老说:禅师手段 花生度人
不唤作竹蔑则背,各位可能都懂,唤作竹蔑则触,恐怕有些难明之处,虚云老和尚有一日食普茶,他说:古人食茶又食花生,今日常住请大众食花生,古人步步无生,念念在道,食花生怎可称为道呢?假如你食花生,知道花生的味好食,你是个凡夫,那个人不知道花生好食,假如你食花生不知道花生好味,你是个木头,若你食花生时,离花生的香味,亦离不知花生的香味,去此二途,你道一句来!
这便是佛法,花生的香味人人知道,这便是触,花生的实相非香非不香,不能说它香亦不能说它不香,说香与不香,便落了二边,不见中道,不见实相,所以老和尚说若离二边,便能知道花生的本际,花生的实相,这便是不二法门。
佛源长老(资料图)
佛源长老说:舍身忘命 宗通教通
弘法利生,先要把自身的本份事解决,所以老和尚一辈子做的事情都是惊天动地的,没有浪费的,你看他一出家就这么舍身忘命,还吃了那么多苦头。老和尚没开悟以前,到处参访善知识,学了很多东西,真正是宗通教通,学《楞严经》、学《华严经》、学《密宗》、学《戒律》、学《净土》等,没有不通达的。所以他会讲经、会说法,实际上他在家时读书不多,现在来讲,最多只有高中程度,出家了到处参学,你看他写的东西多好呀!都是从自性中流出,字字金玉良言啊!看看我们,现在拿笔都拿不起来,不要说讲经,连看经都看不懂。自己平时不用功、不拜佛、不持咒,一天到晚游游荡荡,不知忧虑,不知柴米油盐的价钱,只知道吃。
古人讲:贫家出孝子,乱世出英雄。老和尚是个孝子,他父母亲四十多岁了,还没有儿子,就求观音菩萨,观音菩萨果然送子来了。老和尚生下来是个肉球,紫衣包玉,娘一看就骇恸,四十多岁才有身孕,生下来却是个肉球,唯一希望都没有了,一气壅死……老和尚一辈子没见过娘,他虽没见过娘,但到阿育王寺礼拜舍利,燃指都是为了娘,结果看见娘站在一个庄严华丽的宫殿楼阁上,他就大叫:娘呀!快快骑上龙头到西方去。娘真的骑上龙头到西天去了。老和尚就是有这个修行,精进心与诚心以三宝威力加持,度娘生西方,他度到了。
净慧长老(资料图)
净慧长老说:大无畏 大丈夫
老和尚这一辈子,从五十六岁以后出世为人。所谓出世为人,就是说结束了专修的生活,真正出来弘扬佛法,救度众生。老和尚每十年修一个道场。他最初修的道场是在云南。那时云南的汉传佛教很衰微,他老人家朝鸡足山的时候,看到迦叶尊者的道场已经衰败到了极点,于是就发心在那个地方修了一座寺院,叫祝圣寺。直到现在,那里还有人继续住持、弘扬佛法。以后他又在昆明修了一个云栖禅寺(即华亭寺)。再以后又回到鼓山,中兴鼓山道场。
民国二十三年,也就是一九三四年,老和尚来到广东南华寺,在广东住了二十年。一直到解放初期,他还住在广东。一九四九年的春天,他去香港打了一堂水陆。当时全国已经解放了一大半。这时有人考虑到老和尚的安危,就邀请他留在香港。老和尚说:“我有我的责任,我不必留在这个地方。”可见老和尚是一个愿力很大的人,他完全把个人的安危得失置之度外。
后来有人就这个问题评论说:“虚云老和尚既然有神通,他为什么到了香港以后不留下来,一定要回去做什么?而回去以后又遇到了很多的挫折。”这种评论真是肤浅至极!佛教假使没有那些真正具有责任感、使命感的大德出来支撑的话,哪会有今天?所以从老和尚整个人格来讲,他真是一个具有大无畏精神的大丈夫!
一诚长老(资料图)
一诚长老说:禅宗泰斗 保护佛教
11月4日,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于北京召开,汉、藏、蒙、傣等各大民族佛教徒派代表参加,虚云老和尚被推举为第一发起人,在向中央政府的呈书中,虚云和尚力请中央政府规定人民有信仰宗教之自由,提出了不许再拆寺院、毁坏佛像,焚烧经书,不许强逼僧尼还俗等寺院保护管理办法,政府采纳同意。他不当会长,让他当会长,他说他老了不当,让圆瑛当,他说他当名誉会长,他是老和尚嘛,高僧嘛,禅宗泰斗,压得住阵啊,很多事情意见分散,意见分散不统一啊,由他来压阵。
传印长老(资料图)
传印长老说:实实在在 平平常常
平实两个字,实实在在,平平常常,没有表现出多少令人不可思议,或者是不轻易表现。在我们看到这一方面,都是非常平常、实在,非常诚恳,非常宽容。也还非常的认真,严厉。
他亲自到我们面前,亲自到常住各个地方检查。如果发现哪里有不符合的地方,他马上就要通知各方面的直接负责人,就开会议,现场会议,经常是这样,及时做好。再一个方法,就是在禅堂里头,讲开示的时候,提出批评,提出要求,而且提出鼓励,他也不会说,直接要让谁下不了台,他也不是这样子的。
他表扬你,实际上就是批评你。他也让你能知道,老和尚,在教育方法,很有一套办法,还有一定水平。
梦参长老(资料图)
梦参长老说:眼睛有那么点光
我们天天学戒律,佛教我们防非止恶。吃饭、穿衣、说话、走路,你的一举一动,三千威仪,一一威仪当中还具足很多细行。有一件事,很简单,我们全犯,相信吗?佛教我们走路的时候,眼睛所见到的,前后左右不能超过三尺。如果听到不正的声音,心里头可以完全不动,正念现前。但是就眼睛这一样很难做到,因为我们的眼睛总是在看。
在道友和老师当中,我只看见一个人,永远如是。我跟他住了几年,只要他离开方丈室,我就没看见过他的眼睛,不论在哪里看见他,那老和尚总是如是的。总有微微那么点光,小和尚只要遇见了老和尚,总是观察他。
我就注意这件事,几时碰见他,他永远是这样子的。我说这个老和尚一定有神通,不用肉眼了,总是闭着。没有看到过他脑壳像拨浪鼓似的摆来摆去。走路的时候,一般是看三尺,他只看三寸。他有神通、有慧眼,连路也不看,他是用眼看吗?
那个见不是眼见而是心见,心里的。
绍云长老(资料图)、
绍云长老说: 如理如法 节俭惜福
他老人家(虚云老和尚)是很节俭惜福的,他睡的草席破了,要我们帮他用布补好。不久后,在同一个地方又破了,实在补无可补。我们就对他说想把草席拿到常住去换一张新的。那时,一张草席只不过是两块人民币左右,不料他老人家听后,便大声地骂:“好大的福气啊!要享受常住上一张新席子。”我们都不敢作声了。
无论是冬天或夏天,他老人家都只是穿着一件烂衲袄,即是一件补了又补的长衫(禅和子们叫它做百衲衣)。冬天就在里面加一件棉衣,夏天里面只穿一件单褂子而已。
老和尚时常开示我们:“修慧必须明理,修福莫如惜福。”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,道理就是路头。如果想参禅用功,但是路头摸不清楚,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,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。所以古人说:“修行无别修,贵在识路头;路头识得了,生死一齐休。”至于惜福,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。
其实“造福莫如惜福”,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。他经常训诫我们年青的一代说:“你们要惜福啊!你们现在能遇到佛法,到我这里来修行,可能是过去世栽培了一点福报。但是你们若不惜福,把福报享尽了,就会变成一个没有福报的人。犹如你过去做生意赚了钱,存放在银行里。如果现在不再勤奋工作赚钱,只顾享受,把银行的储蓄全部花光了,那么再下去便要负债了。”
见是正知正见那个见,这个就不容易。为什么说不可思议呢?不分别什么是正、什么是邪,没有邪,全是正的。
因为每一法都有法的法性,你观一切法的本体,邪也是正,恶就是善,没有善恶之分,万法唯心所起,心正故无法不正,心邪故无法不邪。
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